內容簡介
本書是 2016 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子課題“甲骨文已識字有爭議字和未識字綜理表”(16@ZH017A10)的成果,,對已有甲骨文識讀狀況進行了整理匯總,,通過普查已有主要甲骨文工具書識讀情況并吸收當前學術界甲骨識讀新成果,,客觀全面地反映了甲骨文識讀狀況,。本書包括正文,、合文,、附錄三部分,,共收錄字頭 3763 個,,其中已識字 1273 個,、有爭議字 378 個,、未識字 2112 個,首次將甲骨文全部字分為已識字,、有爭議字和未識字三類,。全書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收錄已有主要甲骨文工具書的識讀情況及其出處,表內字頭隸定準確,,收錄字樣清晰,,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是一部高水平的甲骨文研究總結性成果,。本書全面綜合整理了甲骨文的考釋情況,,反映了甲骨文研究的前沿水平,便于學界參考利用,,為下一步的甲骨文考釋打下基礎,。
目 錄
前言/1
凡例/2
字形出處簡稱表/5
正文/1
合文/411
附錄/449
前 言
甲骨文自1899年發(fā)現(xiàn)至今,大約共有15萬片,,單字約有4500個,,經過幾代人的研究,甲骨字頭的整理和甲骨文的考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對甲骨文字的整理,、歸類,、分期及考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隨著對舊藏和新出土甲骨的整理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新的甲骨文單字,也出現(xiàn)不少優(yōu)秀的考釋成果,。但是,,到目前為止,由于有部分出土甲骨片尚未系統(tǒng)整理及甲骨文字書寫差異等原因,,甲骨文考釋情況也沒有系統(tǒng)統(tǒng)計,。有多少個字已經釋讀出來且得到學術界確認?有多少個字雖然已經釋讀出來但學術界仍舊存在爭論,?有多少個字完全沒有釋讀,?這是看似簡單卻十分復雜的問題,且工作量大,,這些基礎工作亟待完成,。
近幾年,國家越來越重視冷門學科的研究,。2016年9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將“大數(shù)據,、云平臺支持下的甲骨文考釋研究”列為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并委托中國文字博物館向全球發(fā)布《關于征集評選甲骨文優(yōu)秀成果的獎勵成果》的公告,。為了更好地推動甲骨文考釋研究項目開展,,有必要對前期的甲骨文考釋成果進行研究整理匯總,,對目前已經整理出來的甲骨文已識字、有爭議字和未識字進行匯總,、梳理,,為學界提供便利的工具,為下一步的甲骨文考釋打下基礎,。中國文字博物館聯(lián)合著名高校,、知名專家,整理匯總已經發(fā)表的甲骨文考釋情況,,特別編寫了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復旦大學蔣玉斌,、謝明文兩位老師和楊熠,、程名卉,、張昂三位博士的幫助,,中國文字博物館劉小樂、何順杰也參與了部分工作,,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