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重要講話精神,,把全面加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落到實處,,傳承發(fā)展以甲骨文等古文字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根脈,。5月29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鎮(zhèn)第二小學和龍勝各族自治縣民族中學開展“漢字精神勵少年”主題研學教育活動,。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劉紀獻,,中國文字博物館宣傳教育部主任于笑瑩,,龍勝各族自治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楊能武,,龍勝鎮(zhèn)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胡曉華等領導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中國文字博物館向?qū)W校捐贈書籍,。
劉紀獻宣布“漢字精神勵少年”主題研學教育活動正式開始,。
于笑瑩在開幕式上講話說,文字是人類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人類文明的象征,。數(shù)千年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字作為傳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明的載體和精神紐帶,,見證了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作為文字源頭的“甲骨文”在文字歷史長河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希望同學們可以在“漢字精神勵少年”主題研學活動中一起探索三千年前古文字奧秘,,感受古人造字本義,,堅持傳承中國文字文化,以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學堂社教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舞動的漢字》《我畫甲骨文字畫》等經(jīng)典課程。本次活動除了生動有趣的課程之外,還包括《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展板講解,、竹簡編聯(lián),、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手繪甲骨文T恤,、手繪甲骨文書包,、跳甲骨文韻律操等多形式、深層次的互動體驗,,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字的造字本義及發(fā)展歷程,,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一幅幅作品述說著這短暫而難忘的文字之旅,、一張張笑臉映出了他們種在心里的種子。
“漢字精神勵少年”是2019年9月中國文字博物館策劃并實施的走進貧困地區(qū),、偏遠山區(qū),、革命老區(qū)的主題研學教育活動?;顒?/span>為了滿足無法來到博物館體驗研學教育的學校需求,,將文化大餐送到留守學生身邊,達到文化扶智,、文化扶貧的預期效果,。2019年先后走進安陽周邊貧困地區(qū)、偏遠山區(qū)的湯陰縣辛莊小學,、林州市秦家崗,、可樂山學校;2020年是圍繞脫貧攻堅主題,,“漢字精神勵少年”活動走進了當時未摘帽云南省廣南縣第一小學,、第三小學、第一中學,,周口淮陽區(qū)薛孟學校,、時莊小學;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漢字精神勵少年”研學活動走進延安北大培文實驗學校,、子長市寺灣中心學校、濮陽單拐革命舊址雙廟小學等革命老區(qū)學校,,受益學生達23868人,。為當?shù)亓羰貎和蛟斓摹堕_學第一課》《愛國如家》《舞動的漢字》等精品課程,將漢字教育和親情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相結合,傳承和弘揚漢字文化,啟發(fā)學生從文字的角度詮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助力“文化下鄉(xiāng),、鄉(xiāng)村振興”的國家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