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論文22篇。劉紀獻,、劉浩合著《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楊焱《我們的文字之家 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郝靜《“書同文”·魏碑書體·<康熙字典>》等3篇文章發(fā)表在《中國民族》2022年第11期,,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安陽之后的專稿,,深入宣傳了漢字文化;張麗敏《公祭鼎銘文考釋》一文發(fā)表在核心期刊《故宮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4期,,是對我館館藏品的深入研究;楊焱《讓甲骨文走進中學課堂教學--評<中學甲骨文教程>》一文發(fā)表在核心期刊《語言建設》2022年第10期,,是對當前申骨文教育狀況的深入思考,。三是完成各級各類研究項目37項。其中,,安陽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28項,,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結(jié)項16項。獲安陽市社科成果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完成2021年河南省社科聯(lián),、經(jīng)團聯(lián)課題結(jié)項材料6項,獲二等獎1項,,結(jié)項5項,。
編輯出版了《文字墨影--中國文字博物館館藏墓志拓片精選》。該書所選的110件墓志拓片,,跨越了北魏至唐代的各個歷史時期,,保留了當時的石刻文物原貌,,展示了不同書體的書跡風采,,不僅有較高的文獻、文物,、文化價值,,有些拓片甚至已經(jīng)成為保存這些不可再生石刻文物的珍貴資料。
一,、 發(fā)表論文
序號 | 題目 | 作者 | 期刊 | 時間 |
1 | 清華簡《五紀》篇建構(gòu)的天人系統(tǒng) | 黃德寬 | 學術界 | 2022-02-15 |
2 | 博物館研學教育的多元合作模式探索 | 尚嶠 | 文物鑒定與鑒賞 | 2022-02-28 |
3 | 中層領導干部執(zhí)行力提升的路徑研究 | 郭林梅 | 經(jīng)濟師 | 2022-03-05 |
4 | 淺談中國書法發(fā)展與漢字文化的傳承 | 尚嶠 | 文物鑒定與鑒賞 | 2022-03-15 |
5 | 國內(nèi)甲骨文數(shù)據(jù)庫的比較研究 | 張芳,; 趙娜 | 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 2022-03-15 |
6 | 戰(zhàn)國齊系文字中舊釋“馬”字的再探討 | 黃德寬 | 漢字漢語研究 | 2022-03-20 |
7 | 甲骨金文所見“魚族”略考 | 陳淑娟; 曹媛媛 | 黃河.黃土.黃種人 | 2022-03-25 |
8 | 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的創(chuàng)新探索——以中國文字博物館為例 | 尚嶠 | 文物鑒定與鑒賞 | 2022-03-30 |
9 | 公祭鼎銘文考釋 | 張麗敏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 2022-04-15 |
10 | 商文化在鄂東南與贛西北地區(qū)興衰的時間與通道 | 唐際根 |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22-05-17 |
11 | 殷商時期的鳥獸形青銅酒器探微 | 趙濤 | 東方收藏 | 2022-07-01 |
12 | 清華簡《攝命》篇“劼姪■攝”訓釋的再討論 | 黃德寬 | 中國語文 | 2022-07-10 |
13 | 河南出土貝幣淺析 | 趙濤 | 東方收藏 | 2022-08-01 |
14 | 安陽北朝陶俑賞析 | 榮慧 | 東方收藏 | 2022-08-01 |
15 | 系統(tǒng)呈現(xiàn)文字文化的整體形象——以中國文字博物館為例談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 榮慧 | 文化產(chǎn)業(yè) | 2022-08-03 |
16 | 紙質(zhì)文物保護與修復初探 | 劉小樂,; 趙娜 | 收藏與投資 | 2022-08-28 |
17 | 促進甲骨文活化利用與文字文化高地建設研究 | 徐兆強 | 文物鑒定與鑒賞 | 2022-08-30 |
18 | 漢字的民族文化基因與多樣化發(fā)展 | 劉小樂,; 趙娜 | 安陽工學院學報 | 2022-09-20 |
19 |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藏朱可心作品研究 | 楊晶 | 東方收藏 | 2022-10-01 |
20 | 探析文博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暨博物館的多元化發(fā)展 | 劉小樂; 趙娜 | 文化產(chǎn)業(yè) | 2022-10-10 |
21 | 讓甲骨文走進中學課堂教學——評《中學甲骨文教程》 | 楊焱 | 語文建設 | 2022-10-10 |
22 | 新見唐宦官“彭希晟墓志”及彭氏一族略考 | 楊濤 | 大眾考古 | 2022-10-20 |
23 | 試探賈湖遺址墓葬出土龜甲的用途 | 李耀輝,; 尚澤雅 | 黃河.黃土.黃種人 | 2022-10-25 |
24 | 開創(chuàng)新時代古文字學發(fā)展的新局面 | 黃德寬 | 語言戰(zhàn)略研究 | 2022-11-08 |
25 | 漢字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探究——以甲骨文與殷商文化為例 | 劉小樂 | 黃河.黃土.黃種人 | 2022-11-15 |
26 | 穿樹皮的“深圳人”:下角山遺址出土殘石的背后歷史 | 唐際根 | 美成在久 | 2022-11-21 |
27 | 殷墟是探尋中華文明之源的基點 | 唐際根 | 歷史評論 | 2022-11-25 |
28 | 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 | 劉紀獻; 劉浩 | 中國民族 | 2022-11-25 |
29 | “書同文”·魏碑書體·《康熙字典》 | 郝靜 | 中國民族 | 2022-11-25 |
30 | 我們的文字之家 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 楊焱 | 中國民族 | 2022-11-25 |
31 | 關中唐代碑刻分布分析與史料價值研究 | 何順杰 | 文物鑒定與鑒賞 | 2022-11-30 |
32 | 論博物館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以中國文字博物館之厚任在肩為例 | 賈小丹 | 文化產(chǎn)業(yè) | 2022-12-30 |
33 | 清華簡《三不韋》“■明”解——兼說金文中的“粦明” | 黃德寬 | 出土文獻 | 2022-12-15 |
二,、研究課題
序號 | 題目 | 主持人 | 立項單位 | 立項時間 |
1 | 黃河文化的“根”與“魂”促進河南高質(zhì)量發(fā)展研究 | 辛春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2 | 甲骨文進課堂內(nèi)容設計研究 | 張怡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3 | 探尋城市發(fā)展與傳統(tǒng)文化融合之路—— 漢字公園建設思考 | 張麗敏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4 | 智慧博物館建設研究——中國文字博物館智慧化建設初探 | 趙娜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5 | 甲骨文活化利用的社科普及方式的研究 | 尚嶠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6 | 信息化背景下中原文化基因解碼與應用推廣研究 | 王華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7 |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研究 | 郝睿 | 河南省社科聯(lián) | 2022-4-15 |
8 | 漢文字對中華民族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的影響研究 | 魏文萃 | 河南省社科規(guī)劃辦 | 2022-12-26 |
9 | 關于我市打造“曹魏文化”文旅新品牌研究 | 王 菲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0 | 關于我市打造“曹魏文化”文旅新品牌研究 | 種亞丹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1 | 從岳飛廟《謁岳少保祠》看洪之霖詩書成就 | 徐兆強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2 | 文化視野下的契約研究 | 高 蕾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3 | 甲骨文氣象語詞研究 | 張 怡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4 | 傳統(tǒng)文化與城市建設的融合——漢字公園建設思考 | 張麗敏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5 | 安陽市旅游區(qū)景觀鋪裝設計研究 | 賀春輝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6 | 殷商先民真的只知“春秋”而不知“冬夏”嗎? | 陳淑娟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7 | 博物館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研究 | 侯瑞雪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8 | 中原文化傳播途徑研究——以漢字文化傳播為視角 | 劉小樂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19 | 博物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發(fā)展研究 | 趙 娜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0 | 關于我市推進文化產(chǎn)業(yè)數(shù)字化發(fā)展的路徑研究 | 張 芳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1 | 關于殷商文化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研究 | 賈小丹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2 | 深挖文旅資源培育消費新動能研究 | 馮宇曉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3 | 從線下到線上——疫情下博物館公共服務的變化研究 | 徐 耀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4 | 甲骨文活化利用的社科普及方式研究 | 尚 嶠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5 | 關于我市文旅融合高質(zhì)量發(fā)展路徑研究 | 李夢涵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6 | 關于甲骨文文化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研究 | 何順杰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7 | 關于我市推進文化產(chǎn)業(yè)數(shù)字化發(fā)展的路徑研究 | 張 濤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8 | “安陽漢四殘石”與安陽漢文化研究 | 楊 濤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29 | “十四五”規(guī)劃下中國文字博物館青少年漢字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研究 | 楊小玉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30 | 關于推進我市數(shù)字產(chǎn)業(yè)化和產(chǎn)業(yè)數(shù)字化發(fā)展研究 | 王 磊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31 | 關于甲骨文文化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研究 | 李 冰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32 | 關于甲骨文文化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研究 | 南振寧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33 | 關于甲骨文文化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研究 | 趙雪瑩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34 | 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市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研究 | 劉 維 | 安陽市社科聯(lián) | 2022.5.20 |
三,、出版書籍
序號 | 書名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 | 第八屆文字發(fā)展論壇論文集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22年3月 |
2 | 中國文字博物館集刊(第三輯)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22年12月 |
3 | 文字墨影——中國文字博物館館藏墓志拓片選釋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22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