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谷雨祭祀倉頡典禮在白水倉頡廟隆重舉行
中國大陸,、臺灣同胞和韓國學者在“中華漢字節(jié)”倡議碑前留念
中國漢字網訊:(責任編輯:蘊峰)“大哉倉頡,,功德無疆。五千春秋,萬民稱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月20日,,一年一度的倉頡故里“谷雨祭祀倉頡典禮”如期在白水縣倉頡廟舉行,,本次大典的主題是“字圣倉頡澤惠華夏 五新白水薪火相傳”,。同時由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陜西倉頡文化研究會、中國漢字網,、新西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臺灣中易系統(tǒng)工作室、國際詩歌音樂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中共白水縣委,、白水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字節(jié)’籌備工作會議”也在白水舉行。
來自海內外的炎黃子孫與國際友人們虔誠地齊聚倉頡廟,,身披黃絲巾,,瞻仰倉頡像。心香一炷,,恭祭倉圣,。在優(yōu)雅的祭樂聲中,中共白水縣委書記葉珺向“中華文祖”倉頡敬獻花籃,,拉開了“辛卯年谷雨祭祀倉頡典禮”的序幕,。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先生,,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陜西省工作站,、漢字網編輯部主任閻實先生,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炎黃子孫》雜志副主編倪家榮先生,,臺灣中易系統(tǒng)工作室主任戚桐欣先生等專家學者分別向倉頡敬獻了花籃,。白水縣人民政府劉振強縣長恭讀祭文。
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醞釀已久的“中華漢字節(jié)”得到中國,、新西蘭、韓國及臺灣地區(qū)的專家學者的共識,,一致推選由陜西倉頡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水縣人大主任吳金謀宣讀《中華漢字節(jié)聯(lián)合倡議書》。
早在大典舉辦以前,,本次大會的主辦單位之一中國漢字網,還將“中華漢字節(jié)”的相關內容函告有關單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所屬五洲傳播中心看中國網,、中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規(guī)范漢字書寫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會,、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呂翔,、中國公共關系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興國,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馮庚武,、河南安陽殷都文化研究院,、廣西硬筆書法協(xié)會、桂林漢字文化協(xié)會,、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寶雞市副市長張敬原,、陜西省紅鳳工程志愿者協(xié)會,、國學網、中國民營企業(yè)國際合作發(fā)展促進會,、505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兼總裁來輝武教授,、陜西宏府慈善基金會、西安宏府企業(yè)集團副董事長賈旭芝等三十余家單位和領導及部分國內企業(yè)名流先后發(fā)來賀電,、賀函,。
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字節(jié)”籌備工作會議現(xiàn)場
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陜西省工作站、漢字網編輯部主任閻實向有關專家學者頒發(fā)聘書
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刊社,、語言文字報社在賀電中指出:“漢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還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青春常在,經久不衰,。而這一切,,都與‘中華文字始祖’白水的倉頡有關”。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董琨研究員在賀電指出:“倉頡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創(chuàng)制漢字的始祖,。中華文明起源與發(fā)達,,厥功最偉,彪炳千秋,。此項活動對于增進民族團結,,弘揚中華文化,具有重大意義,。預?;顒禹樌瑘A滿成功,!”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張學棟在賀函指出:“義承倉頡豐功,弘揚漢字文化,。勇繼造字偉績,,服務和諧社會?!敝袊淖植┪镳^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馮克堅在賀電中指出:“倉頡嘔心瀝血數(shù)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并加以推廣和使用,,在漢字創(chuàng)制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功績。成立‘中華漢字節(jié)’,,為我國文字文化研究與交流搭建了又一廣闊平臺,,也必將成為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字文化的窗口?!?/p>
聯(lián)合國科教文衛(wèi)組織將每年的2月21日作為“世界母語日”,,其宗旨就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性,促進本國母語傳播運動,,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語言消失,。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日,。而我國學者多次提出的以倉頡故里谷雨節(jié)為“中華漢字節(jié)”,,也是有歷史淵源的。據(jù)史料記載,,早在黃帝時代,,倉頡作書是一件“泣鬼神、天雨粟”的大事件,,古時白水縣就是因這件事被命名為粟雨縣,,粟雨縣是因為倉頡作書而得來的。我國傳統(tǒng)的“谷雨節(jié)”也是因為這件事產生的,。白水縣倉頡廟早在東漢延熹年間(162年),,就有整修重建之舉,并形成了相當規(guī)模,,時有東漢“倉頡廟碑”為證,。目前,倉頡廟已是我國僅存最早紀念文字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廟宇,,倉頡廟的古柏,、古槐群和黃帝陵的古柏群遙遙相望,見證了這一永久輝煌歷史,。2001年6月,,倉頡廟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4月19-20日,,由中華倉頡文化研究會,、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漢字網,、新西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中共白水縣委、白水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字節(jié)’籌備工作會議”,,在倉頡故里白水縣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一致倡議:設立“中華漢字節(jié)”,。并于白水縣倉頡故里倉頡廟內敬立“中華漢字節(jié)”倡議碑,。正如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會秘書長熊海所說:“這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深遠的歷史淵源將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它廣泛的社會意義將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
縣人大副主任萬可崗說:“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政府在國內首次確定在倉頡廟立碑倡議設立‘中華漢字節(jié)’,,意義深遠,。至此拘禮敬祖的中華民族子孫將迎來民族文明的重大盛典,從此漢字文明將會以節(jié)慶紀典,、文化交流的方式掀起海內外漢字熱的巨大浪潮,。作為炎黃子孫,我衷心的期望海內外專家學者,、新聞界給予強烈呼吁,,力爭把‘中華漢字節(jié)’列入政府議題,以圓全世界華人之夢,!”
目前,,據(jù)記者了解,“中華漢字節(jié)”已經得到了地方政府,、專業(yè)機構的普遍認可,。新聞媒體對本次活動非常關注。新華網,、央視網,、國際在線、中國網,、人民網,、光明網、鳳凰網,、看中國網,、中國日報網、中國經濟網,、中國廣播網,、中國國際文化產業(yè)網、中國國家藝術網,、中國漢字網,、中華通航網,、中國文化交流網、中華國學網,、和諧中國網,、中華倉頡文化網、語言文字網,、搜狐網,、新浪網、騰訊網,、雅虎網等眾家網媒進行了相關報道,。